如何在使用者體驗中測試和測量內容

內容設計的目標是減少混亂並提高清晰度。 然而,通常很難確定問題,因為使用者反饋往往不夠具體。 但是:我們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技術來評估使用者如何理解和感知內容。 讓我們來看看。 真正的智慧介面設計模式(Smart Interface Design Patterns)的一部分。

內容測試是一種測試頁面上內容清晰度和理解的簡單方法——無論是一段文字、使用者流、儀表板還是介於兩者之間的任何東西。 我們的目標是瞭解使用者對我們呈現給他們的內容的實際感知程度。

這不僅是關於找到導致困惑或阻礙使用者在頁面上找到正確答案的痛點和事情,還關於我們的內容是否清晰準確地闡明瞭我們實際想要傳達的內容。

本文是我們正在進行的系列的一部分。您可以在智慧介面設計模式🍣中找到有關設計模式和策略的更多詳細資訊——實時培訓即將推出,並且免費預覽

香蕉測試

Banana testing: Replace all key actions with the word Banana, then ask users to suggest what it could be.
香蕉測試:用“香蕉”一詞替換所有關鍵操作,然後要求使用者建議它可能是什麼。

測試您的設計與使用者心理模型匹配程度的好方法是香蕉測試。 我們用“香蕉”一詞替換所有關鍵操作,然後要求使用者建議每個操作可以提示什麼。

它不僅告訴您關鍵操作是否立即被理解,以及它們是否在正確的位置,而且您的圖示是否有用,以及連結或按鈕等互動式元素是否被視為如此。

內容熱圖(Heatmapping)

Content heatmapping, a simple technique to evaluate content and how well it performs.
內容熱圖,一種評估內容及其效能的簡單技術。

評估內容的一種可靠技術是內容熱圖(content heatmapping)。 我們使用它的方式是給參與者一個任務,然後要求他們強調清晰或令人困惑的事情。 我們也可以定義任何其他尺寸或風格鏡頭:例如,帶來更多自信和更少自信的短語。

然後,我們將所有亮點對映到熱圖中,以識別模式和趨勢。 您可以親自列印,但它也可以在 Figjam 或 Miro 中遠端執行——只要您選擇的工具具有熒光筆功能。

執行稽核測試會話

上述這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您發現內容問題,但它們不會告訴您內容中缺少什麼,以及使用者對內容有什麼疑問、擔憂和問題。 為此,我們需要更詳細地發現使用者的需求。

很多時候,使用者說一個頁面是“清晰且組織良好的”,但當你問他們具體問題時,你會注意到他們的理解與你試圖引起關注的內容有很大不同。

這種見解很少在未經稽核的會議中出現——無論是面對面還是遠端,當場觀察行為和提問都更有效。

測試概念,而不是單詞

Removing doubts before they happen with front-loading key details.
在它們發生之前消除疑慮,提前載入關鍵細節。

在測試之前,我們需要知道我們想學什麼。 首先,寫一個包含目標、客戶、問題的計劃。 不要只調整單詞——更寬越好。 在會議中,避免大聲說話,因為這通常不是人們消費內容的方式。 提出問題並靜靜地等待。

任務完成後,請使用者向您解釋產品、流程和概念。 但是:不要問他們喜歡、喜歡、感受或想什麼。 儘可能在測試中避免使用“內容”一詞,因為使用者通常對它有不同的看法。

選擇正確的測試方法

您可以使用許多不同的測試:

  • 香蕉測試 🍌
    用“香蕉”替換關鍵動作,要求解釋。
  • 閉塞測試 🕳️
    從您的副本中刪除單詞,要求使用者填寫空白。
  • 反應卡 🤔
    在25張卡片上寫下情感,讓使用者選擇。
  • 卡片分類 🃏
    要求使用者將主題分組為有意義的類別。
  • 突出顯示 🖍️
    要求使用者突出顯示有用或令人困惑的單詞。
  • 競爭性測試 🥊
    要求使用者解釋競爭對手的頁面。

在選擇正確的測試方式時,請考慮以下準則:

  • 使用者理解嗎?
    用面試、高亮顯示、Cloze測試
  • 我們符合心理模型嗎?
    用香蕉測試,Cloze測試
  • 哪個詞最有效?
    用卡片分類、A/B測試、樹測試
  • 為什麼它不起作用?
    用採訪、亮點、演練
  • 我們知道使用者的需求嗎?
    用競爭性測試,流程對映

總結

在許多任務中,很少有比在頁面上仔細選擇單詞更有影響力的事情了。 然而,使用的不僅僅是單詞,還有你選擇與客戶溝通的聲音和語氣。

使用上述技術來測試和衡量人們對內容的感知程度,並檢查他們如何感知網站上的端到端體驗。

通常,在關鍵頁面上使用錯誤的正確單詞可能會傳達錯誤的資訊或提供次優體驗。 儘管產品的其餘部分可能表現非常好,但如果使用者在關鍵頁面上被阻止,他們甚至會在你眨眼之前消失。

有用的參考資料

參考來源:
關鍵字:
  • 9個傑出的Webflow CMS網站示例

    檢視這9個CMS網站示例,這些示例使用 Webflow 強大而靈活的 CMS 來建立直觀、引人入勝的數字閱讀體驗。
    2025.04.09 Wednesday
  • 案例研習:Troa 25′ Folio

    看看 Troa 如何重新構想他們的作品集 —— 專注於效能、可持續性以及簡潔、周到的設計。
    2025.04.04 Friday
  • WWDC 2025 標誌讓我對蘋果未來的設計充滿了希望

    我們一直在為 iOS 設計缺乏進展,自2013年的 iOS 7 以來,iPhone 軟體看起來幾乎是一樣的。 但有傳言說,我們將在2025年進行戲劇性的軟體設計更新——蘋果新發布的 WWDC 2025 標誌表明這些報道可能是真的。 蘋果宣佈,其全球開發者大會將如預期於2025年6月9日這一週迴歸。 WWDC 始終是蘋果公司展示即將推出的軟體的機會。 標誌的設計似乎與關於 iOS 19 設計語言的傳言一致。 長期以來,有傳言稱 iOS 19 正在從 VisionOS 中得到視覺線索。 根據蘋果洩密者 Mark Gurman 的說法,這意味著「應用程式可以出現在帶有半透明面板的圓形圖示中,非常像它們目前出現在 Vision Pro 的visionOS 2 的應用程式選單中。」 標誌上的「25」具有半透明的玻璃外觀,看起來我們確實可以走向一個透明面板的世界。 但我也對 WWDC 上的色彩很感興趣。在米色化的世界裡,顏色會捲土重來嗎? 20世紀90年代的蘋果色彩斑斕的設計風格,像新的 iMac 一樣暗示了迴歸那些俏皮的根源。 我們也希望看到更華麗、更豐富多彩的 iOS。 While anything that significantly changes the homescreen that users interact with daily is […]
    2025.04.02 Wednesday
  • 或者是時候向麵包屑說再見了👋

    麵包屑(Breadcrumbs)曾經是網頁設計的主食,在當今的非線性、內容主導的網頁中已經過時了,動態和個性化的導航系統成為趨勢。 現代導航專注於智慧、搜尋優先和自適應解決方案,以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和期望。 好吧,是時候進行一些艱難的現實愛情了:麵包屑已經死了。
    2025.03.18 Tuesday
  • 使用者介面的設計演變

    有一段時間,使用者介面(UI)在技術層面上,是狂野的、實驗性的、毫不掩飾的獨一無二的。 我們回逆到21世紀初:看起來像液體的半透明按鈕,在螢幕上跳舞的動畫桌布,強烈追求個性和獨特性的介面。 又快進到今天,大多數應用程式和網站似乎都融入了極簡主義的模糊——當然是功能性的,但缺乏靈魂。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為什麼我們用充滿活力的原創性來換取這種平淡的統一性? 更重要的是,有沒有辦法在不犧牲可用性的情況下去追求設計中的「酷」這個元素呢? 使用者介面充滿活力的初衷 使用者介面設計並不總是這樣。 這段旅程始於20世紀60年代,當時在太空競賽和技術奇蹟的推動下,這是一個無限樂觀的時代。 早期的使用者介面反映了這種精神,擁抱了大膽、未來主義的美學,使到設計技術去到一個令人興奮的嶄新和進步。 快進到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介面變得更加富有表現力。 蘋果的「Aqua」設計帶有水按鈕或Windows XP的冒泡、起伏的山丘——這些不僅僅是外觀;它們是凸顯出那時的UI並不害怕擁有個性。 當時期的主要原因是:因為技術是嶄新的、陌生的,所以在設計上需要感到吸引人們來嘗試。 當時獨特、俏皮的設計使技術變得有趣和吸引人,將冷灰色的機器變成了平易近人的,吸引使用者來使用的東西。 這是一個由實驗定義的時期,設計師更像是藝術家而不是工程師,每個人都突破界限來創造一些令人難忘的東西。 個性化的黃金時代 21世紀初帶著這種精神,一頭扎進了我們所謂的UI個性化的「黃金時代」。 科技世界正在迅速發展,使用者的期望也是如此。 介面成為創造力的畫布,具有自定義面板、互動主題和動態效果,提供了一種主人翁感和獨特性。 最初的 Xbox 儀表板,具有動畫火焰和可定製的顏色,或 HTC 的 Sense 介面,具有豐富的紋理和3D效果,是這個時代願意突破界限的產物。 但個性化的自由不僅僅是關於美學;而是關於操控體驗。 使用者可以按照他們想要的方式來定義操控介面。 那是數字設計的有力時期,人們擁抱了這種風格。 但所有這些設計風格最終導致了一個問題:複雜性。 就在那時,一切都開始改變。 向極簡主義的轉變 俗話說,盛極而衰是一個永恆的定律。 使用者介面狂野開放的設計風最終也遇到了自己的侷限性。 隨著介面變得更加複雜,它們也變得更加混亂,可用性也開始受到影響。 這是一個轉折點,導致了設計技術中極簡主義的興起——這是對過去被認為的過度行為的反應。 而此時 iOS 7 成為了設計風格轉變的關鍵時刻。 當蘋果在2013年推出平面設計大翻修時,它發出了一個明確的資訊:簡潔。 漸變和斜紋紋理消失了;取代它們的是平面圖標、柔和的顏色和細線。 走向平面、極簡主義設計不僅僅是一種趨勢——它是一種正規化轉變。 各地的設計師都效仿,很快,一個新的標準誕生了:介面應該乾淨、一致和直觀。 過去的雜亂無章已經過去了,現在我們即將進入一個時尚、使用者友好的設計新時代。 但是,雖然極簡主義解決了一些問題,但它創造了其他問題。 它讓一切看起來……都一樣。 在追求簡單性的過程中,應用程式和網站失去了其獨特性。 他們變得更安全了,更平淡。 慢慢地,定義早期使用者介面設計的個性化開始消失。 為什麼現在的設計看起來都一樣? 這麼多應用程式和網站感覺是同一主題的變體,這不僅僅是巧合,而是有幾種力量在起所導致的。 1. 可用性成為王 […]
    2025.03.07 Fri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