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達卡標誌的歷史與演變

Famous Logos - Mastercard - Logo Design History and Evolution - The Logo Creative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看看萬事達卡徽標的歷史和演變,加入我們這個品牌大師班之旅。

一個性符號是如何從複雜的銀行協會,演變為世界上最知名的之一,這是一次穿越企業品牌歷史的迷人的故事旅程。

我花了多年時間研究金融品牌的演變,萬事達卡的轉型過程,在保持品牌認可度的同時,也能適應不斷變化的時代中,讓品牌形象脫穎而出。

起源(1966-1979):從 Interbank 到 Master Charge

Financial group Interbank Card Association (ICA)

當我第一次發現最初的銀行間卡協會時,我被它與今天的萬事達卡有多麼不同而震驚! 這段旅程始於1966年,當時幾個地區銀行卡協會聯手與BankAmericard(後來的Visa)互相競爭。

最初的品牌有一個代表銀行間卡協會的「i」符號,但很快很明顯,他們需要更令人難忘的東西。

1968年標誌性兩圓相扣的誕生

1968-1979 - Mastercard Logo

1969年,Master Charge 的推出帶來了真正的突破。 就在那時,我們第一次看到那些標誌性的兩圓相扣,這些圓圈將成為該品牌未來幾十年視覺標識的基礎。 原始設計的特點是溫暖的大地色調的圓圈——豐富的棕色和焦橙色——以襯線字型突出顯示「Master Charge」。 我記得一位老銀行家告訴我,這個設計在當時是多麼具有革命性——銀行標誌通常非常保守,通常只有深藍色或黑色的文字。

相扣的圓圈不僅僅是一個隨機的選擇, 他們代表了商家和持卡人走到一起,為支付網路創造了一個完美的象徵。 該設計也具有實用優勢——它在商店櫃檯上可以立即識別,並且在各種尺寸上效果很好,從信用卡到商店展示櫃。

萬事達卡時代開始(1979-1990)

1979-1990 - Mastercard Logo

1979年標誌著 Master Charge 成為萬事達卡的關鍵時刻,我一直覺得這種過渡很吸引人,因為它不僅僅是一個名稱的更改——它是一個在全球定位品牌的戰略舉措。 新名稱暗示了不僅僅是信用(收費)更廣泛的東西,反映了公司超越傳統信用卡的雄心。

在此期間,徽誌進行了重大的改進, 排版上從原始的襯線字型演變為更現代的無襯線字型設計。 圓圈變得更加突出,顏色被標準化為我們今天更熟悉的鮮紅色和橙色。

特別有趣的是,他們如何保持相互緊扣的效果,同時使每個圓圈更加獨特——一種微妙的平衡,需要幾次迭代才能完善。

20世紀80年代版本的標誌在重疊區域引入了條紋效果,創造了更有動感的視覺效果。 這不僅僅是美學——它幫助品牌標誌在一眾的塑膠卡片和營銷材料中脫穎而出。

在與這個時代的一些品牌設計師合作後,他們告訴我,要創造出在壓花塑膠和印刷材料上同樣有效的東西是多麼具有挑戰性。

適應數字時代的變遷(1990-1996)

1990-1996 - MasterCard Logo

數字時代的來臨,同時也改變了標誌功能上的新需求, 在20世紀90年代初,萬事達卡在其標誌中引入了微妙的漸變效果,使其更具維度和視覺趣味性。 我記得我第一次在早期的銀行網站上看到這個版本時——它真的以現代和值得信賴的方式出現在螢幕上。

這些圓圈經過了數字顯示的仔細改進,重疊區域變得顯著,透明度效果在螢幕上和印刷品上更加凸出。 令人著迷的是,他們如何設法保持標誌的可認性,同時為從微小的移動螢幕到巨型廣告牌都能達到最佳化的效果。

在此期間,排版經歷了不斷的現代化處理,文字標誌變得更緊湊,並且更刻意地與圓圈重疊。 這些不僅僅是美學選擇——每個調整都經過了廣泛的測試,以瞭解不同數字平臺的可讀性。 我與幾位參考的設計師進行了交談,他們強調瞭如何仔細審查每個畫素,以在各種裝置上實現最佳顯示。

萬事達卡製作了一些標誌小變化(1996-2016)

1996-2016 - Mastercard Logo

這種變化看到了更少但更粗的互鎖線,型別的陰影和更深的紅色陰影。

極簡主義革命(2016)

2016 - 2019 - Mastercard Logo

2016年的可以說是萬事達卡視覺史上最戲劇性的變化。 反映了品牌對未來的準備和樂觀,該公司引入了更現代的簡化、最佳化的徽標設計,用於數字環境,萬事達卡將自己標記為一家具有前瞻性思維、以人為本的技術公司,將人們與無價的可能性聯絡起來。

大膽的舉動,刪除文字標記! (2019年至今)

2016- Present Mastercard Logo

作為一個密切關注品牌演變的人,我對2019年從符號中完全刪除文字標記的大膽感到震驚。 但事情是這樣的——它非常有效! 相扣的圓圈變得如此可識別,以至於文字幾乎變得多餘。

簡化的設計具有純淨、平坦的顏色,沒有漸變或條紋。 重疊區域現在使用較深的橙色,創造了微妙但有效的深度。 這種設計特別聰明的地方是它在不同的背景和背景下的表現——無論是在微小的智慧手錶螢幕上還是在巨大的體育場顯示屏上,這些圓圈仍然可以立即被識別。

接受極簡主義的決定不僅僅是為了遵循設計趨勢, 這是對我們在數字時代如何與品牌互動的戰略回應。 更簡單的設計可以作為應用程式圖示、社交媒體頭像或與數字錢包中的其他品牌配對。 我自己在數字支付介面上工作過,我可以告訴你,這種簡單性使不同平臺的整合更加順利。

萬事達卡的設計元素及其意義

Mastercard Rebrand 2016 - 2019 Design Elements and Their Significance

相扣的圓圈已經成為象徵性品牌設計中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它們不僅代表了商家和客戶的會面——它們象徵著實體和數字支付、本地和全球商業,甚至不同金融文化之間的聯絡。

從心理角度來看,顏色的選擇特別有趣。 紅色通常喚起能量、激情和緊迫感,而橙色則表示友好和易近人。 他們共同創造了一個溫暖、充滿活力的組合,在經常冷淡、藍色主導的金融部門中脫穎而出。 我進行了非正式的實驗,向沒有萬事達卡背景的人展示了這些顏色,它們喚起了多少積極的聯想,這令人矚目。

字體排版上的演變反映了企業設計中更廣泛的趨勢——從正式的襯線字型到乾淨的無襯線字型,最後到僅符號的方法。 每個階段都保持了品牌的權威,同時逐漸變得更加平易近人和現代。

萬事達卡對全球品牌知名度的影響

Mastercard Impact on Global Brand Recognition

這些數字講述了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市場研究表明,超過80%的人可以在沒有文字標記的情況下也能夠識別萬事達卡的符號——這是很少有品牌能與之匹敵的成就。 這種認可跨越了文化和語言,使其成為真正的全球性。

事實證明,該標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具有顯著的適應性。 雖然一些全球品牌需要為不同的市場修改其標誌,但萬事達卡的標誌在全球範圍內幾乎保持不變。 圓圈的抽象性質避免了文化特定的含義,同時保持了普及的吸引力。

數字績效指標尤為強大。 簡化的徽標以微小的尺寸清晰呈現,快速載入,並在所有螢幕型別中保持影響。 這種技術表現為該品牌的數字存在和認可做出了重大貢獻。

總結萬事達卡標誌的歷史和演變

萬事達卡的標誌演變是一個非凡的旅程,與支付行業本身的轉型平行。 從 Interbank 複雜的開始到今天的極簡主義符號,每一次變化不僅反映了設計趨勢,還反映了對不斷變化的消費者需求和技術能力的戰略適應。

使這種演變特別成功的原因是它在不斷現代化的同時保持核心的易認度。 相扣的圓圈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公認的符號之一,證明有時最簡單的設計是最強大的。 當我們展望未來時,這個標誌證明了深思熟慮、戰略性品牌發展的力量。

請記住,如果您參與品牌設計或管理,這裡有一個寶貴的參考:成功的標誌演變不僅僅是跟隨設計上的趨勢——而是在傳統和創新、複雜性和簡單性、傳統和進步之間找到完美的平衡。

參考來源:
關鍵字:
  • 難民委員會 The Refugee Council 的品牌重塑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難民委員會(The Refugee Council)一直在支援英國的難民,但許多人不知道他們是一個慈善機構。 由 Shape History、難民委員會和難民制定的新品牌重塑旨在改變這一點,提升品牌,幫助它接觸到更多人,並突出難民的聲音。
    2025.04.03 Thursday
  • 大韓航空以全新的外觀起飛

    大韓航空的品牌重塑以深藍色的現代化太極(Taegeuk)符號為特色,搭配更乾淨、更流線型的新字型。 更新的徽標和符號,結合飛機塗裝上的金屬外觀,創造了一個時尚、現代的視覺標誌,強調了航空公司的創新和前瞻性方案。
    2025.04.02 Wednesday
  • 2025年度的18本最佳字型排版書籍

    字型排版(Typography)是設計的無聲英雄。 它可以成導致你的專案是成功或是失敗,一言不諺地傳達情感,並引導觀眾的眼睛精確到你想要的地方。 但是,掌握字型排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學習、實踐和向那些專業的設計大神學習。
    2025.03.19 Wednesday
  • 字面標誌設計:15個會說話的品牌符號

    標誌是品牌的視覺 DNA —— 強大的溝通工具,將整個敘事壓縮成單一的、令人歎為觀止的符號。 一些品牌取得了一些真正非凡的成就:將他們的名字轉變為輝煌、令人難忘的設計,這些設計一言不發。
    2025.02.28 Friday
  • Being 品牌和視覺識別設計

    Being是由一家名為 Zuru Edge 的公司建立的,這本身就是一個有趣的主張,因為它不做品牌設計,而是從頭開始建立品牌;從他們的誕生到研發,到視覺識別設計。 它甚至有自己的生產供應鏈。
    2025.02.28 Friday